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交流园地
精致建设与建筑业发展


【信息时间:2009-8-17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精致建设与建筑业发展

 

淮安市建筑工程管理局   刘云科     

 

市委书记刘永忠在市委五届七次全会上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特色城市化,努力把淮安建成具有独特魅力的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必须坚持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经典”、“精致”、“精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淮安在更高起点上优化城市布局、健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新要求。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美丽水城是我们淮安城市的价值美誉,这就决定了只有坚持精致建设才能推进城市特色化。如何坚持精致建设是一个很有探讨价值问题。

精致建设处于经典规划和精细管理的中间位置,是塑造城市美好形象的重要基础,整个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它是一个目标,是我市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更是我们建设实践。对建筑业主管部门落实到建筑业发展和管理上,就是要求建筑业和谐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业企业要内强素质,增强竞争力,适应大开放战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坚持科技领跑,创新创优创标。

首先,在工作要落实质量创优文件,营造精致建设氛围。年初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从多方面提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把服务企业放在重要位置。要求相关部门通力配合设立优质工程奖励基金,重奖创优的企业和项目负责人;推行优质优价政策,对创优项目由建设单位奖励施工单位一定比例的优质工程经费;在招投标中对创优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实行投标加分等。

其次,强化文明施工措施,创建精致建设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文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施工行为,促进施工现场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就要做到巩固去年开展的文明创建与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活动成果,认真研究落实今年出台的长效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文明工地申报、考核、评审的办法,健全考核、评审的机制,促进创建文明施工走向过程化、常态化,促使我市文明施工总体水平的提高,去年共创市级文明工地155个,省级文明工地42个,与07年相比,提升比例比较大,今年要在此基础进一步提高比例,以创国家级文明工地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文明施工水平;紧密结合文明工地创建、平安工地创建、质量绩效年创建、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融合四者的创建标准和管理制度,使之形成一个多元化、立体式的管理网络,促进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三方面是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精致建设后劲。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国家两代领导人都指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也就充分要求坚持精致建设必须通过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精致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要做好“一个落实三个创建”工作;即:落实市政府扶持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对率先建立研发中心的企业,积极落实奖励政策;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继续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攻关活动,创建省级、国家级QC成果;引导企业开展工法编制,创建省级、国家级工法;积极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创建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第四方面是优化建筑企业结构,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坚持精致建设等同于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企业必须具备长远发展的战略筹划,需要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调整优化企业结构,以创建省级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为抓手,提升总承包一级企业在淮安建筑业中领军者地位,积极为申报特级企业做准备,扶持专业承包企业,发展劳务分包企业,构筑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为基础,层次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配套协作、整体优势明显的企业供应结构;加快经营结构调整,要依托房屋建筑主业优势进一步向关联行业发展,推进我市建筑业由单一经营深入的向多元经营转变,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走上多元经营的发展之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建筑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举办建筑业高管人员培训班、组织单项专业技术培训、开展素质技能竞赛等方式,努力搭建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平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优越的环境,抓好建筑业各类人员的注册、管理、培训,切实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整体素质。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引进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增强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家族式传统管理的模式,建立起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体系。